2023 年韓國基本收入高峰會
會議背景
2023 年,UBI Taiwan 第一次以正式代表團身份參與國際會議,受邀參加於韓國首爾梨花女子大學舉辦的全球基本收入高峰會。 這場高峰會是亞太地區對基本收入議題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會議之一,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政黨代表與社會運動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基本收入的未來發展。
我們深刻認識到開拓國際視野的重要性,對於未來台灣在基本收入議題上的推動非常關鍵,因此決定前往參與這場盛會。以往,由於資源和組織規模的限制,我們未能參與類似的國際活動,但 2023 年,我們把握了難得的機會。能與當地政要和全球領域的專家直接交流,讓我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投入的專案,也是向世界展示台灣在基本收入運動中努力和進展的最佳時機。
準備過程:資料蒐集與全球合作
會議亮點:研究發表與國際青年論壇
研究發表一:台灣的基本收入倡議歷程
我們在研究中指出,兩岸關係在台灣的公共討論中,長期佔據主導地位,壓縮了其他重要公共政策議題的討論空間,使得基本收入等社會改革議題面臨挑戰。
然而,UBI Taiwan 通過與其他民間團體、政黨的積極合作,為基本收入撐出一片討論空間。 2023 年,台灣首次普發現金,展示了政府在經濟政策上的轉向,也為未來基本收入的討論奠定了基礎。
研究發表二:當社群媒體已經成為民主溝通的新常態,我們該如何更好地推動基本收入
第二篇研究聚焦在台灣政治人物如何利用社群媒體獲取選民支持,並以基本收入相關政策為案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敬老金、消費券、普發現金等議題。
我們使用了情緒分析技術,對政治人物在社群媒體上關於這些政策的貼文進行了分類,分析了正面、中立、與負面情緒的分佈。我們發現,不論朝野,都對敬老金以正面情緒為主,而消費券與普發現金,執政黨多傾向於以正面情緒宣揚政策,而在野黨則較多批評措施。我們也發現,隨著時間推移,不論是執政黨或在野黨,對於發放現金的態度是逐漸放寬,差別僅在發放金額的不同而已,深植了台灣民眾對於現金發放政策的概念。
最後我們總結了台灣社群媒體在政策討論的挑戰,包括立場對立性、時間短暫性及核心價值的忽略。期盼能有更深入的公共討論,以促進台灣在基本收入政策上的進展。(完整文章連結)
國際青年論壇
國際青年論壇是此次會議的亮點之一,UBI Taiwan 主辦了這場跨國對話,吸引來自亞洲和非洲的青年積極參與。這場論壇不僅提供了多元的觀點交換,更成為各國青年共同探討基本收入議題的重要平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大學學生會長莊智程在論壇中深入剖析了台灣青年面臨的經濟挑戰,從高學歷失業到薪資停滯,闡述了現代年輕人如何在快速增長的總體財富與個人經濟困境之間掙扎。
這場活動也得到了 BIEN 董事會成員 Hilde Latour 的關注與支持,她對論壇的成果表示高度讚賞,認為這是推動基本收入國際討論的有效方式之一。
論壇不僅促進了台灣與韓國青年之間的交流,也加深了與來自其他國家的青年對話,進一步鞏固了全球青年在基本收入議題上的連結。
韓國基本收入黨
共同民主黨
訪韓期間,我們與李在明先生的幕僚進行深入交流。李在明是韓國現任最大黨,共同民主黨黨主席,他認為基本收入制度是解決韓國經濟不景氣問題的唯一途徑。在其 2022 年競選總統的政見中,包含承諾實施全民基本收入,早在城南市長和京畿道知事任內,他就已在當地實施基本收入計劃。
競選總統政見中,他承諾,首先為年輕人、農民和漁民引入基本收入計劃,然後將其擴大到普遍收入,並逐步增加政府支付的金額。此政策的財源來自國家增收碳稅和土地稅。他指出,這是世界上首次在國家層面引入普遍基本收入計劃。
在金額方面,每年向所有韓國公民發放 100 萬韓元(約 23,000 台幣),每年向 19 至 29 歲的青年發放 200 萬韓元(約 46,000 台幣),也會考慮農民、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基本收入計劃。他表示,長期目標是將基本收入金額增加到每月 50 萬韓元(約11,500 台幣)或每年 600 萬韓元(約138,500 台幣)。因他主張進步主義的政策和支持無條件基本收入、稅制改革,李在明被稱為「韓版桑德斯」。
可惜,最終此計劃在 2022 年李在民以極小差距總統競選失敗後落空。
我們在與幕僚的互動中,了解共同民主黨在推動基本收入政策過程中的具體策略及面臨的挑戰。這次討論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理解韓國政黨如何在現實政治框架下推行相關政策,並進一步深化了對其政策執行手法的理解。